联系电话
15601869158
时间:2025-02-18 作者:管理员
高含水量地基由于其含水量高、孔隙比大、压缩性强及强度低等特性,直接用于工程建设易引发沉降、变形等问题。高含水量地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,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土质特性、水文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荷载要求。针对高含水量地基沉降问题,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:
1、无损可控修复技术
原理:仰固地基无损可控修复技术深入地基注入新型复合材料,能快速渗入高含水量地基孔隙,把水挤出,填充孔隙,快速固结软弱地基土形成新的结构体,增强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,强度高,防渗水,且在土体填充和挤密过程中,会产生向上的顶升力,地基土层随着注浆压力的升高和土体密实度的增加,使得软弱土层得到加固并缓慢抬升,达到高含水量地基沉降加固抬升的目的。
适用范围: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,新型复合材料清洁无污染,对环境负担小,无尘无噪音,不破拆不搬迁,针对不同地质地貌均有较好加固抬升效果,尤其对淤泥质土及湿陷性黄土均有良好固结效果。
2、排水固结法
原理:在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(如砂井、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),并在地面铺设砂垫层形成水平排水通道。通过施加预压荷载(如堆载土、砂石等或真空预压),使地基土中的孔隙水在压力作用下,通过排水通道排出,从而使土体逐渐固结,孔隙体积减小,有效应力增加,地基强度提高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处理各类深厚的饱和软黏土、淤泥质土地基等。
3、换填法
原理:将地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高含水量软土挖除,换填为强度较高、压缩性较低、透水性较好的材料(如砂、碎石、灰土等)。换填材料能快速排出水分,且自身压缩性小,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,减少沉降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浅层高含水量地基处理,一般处理深度在3m以内。
4、深层搅拌法
原理:利用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,将水泥、石灰等固化剂与地基土在原位强制搅拌,使固化剂与土体发生物理化学反应,形成具有整体性、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加固体,与周围土体共同承担建筑物荷载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、粉土、素填土、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,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断桩、夹层等质量问题,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监测保证施工质量。
5、强夯法
原理:通过起重设备将重锤(一般840t)提升至一定高度(一般630m)后自由落下,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力和振动波,使土体瞬间受到高压,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,随后孔隙水排出,土体颗粒重新排列,变得更加密实,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,降低压缩性。
注意事项:对于高含水量地基,需结合降水措施,使土体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强夯。在施工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夯坑的深度和周围土体的隆起情况,及时调整夯击参数。同时,要保证置换材料的质量和级配,确保桩体的形成质量。
高含水量地基沉降处理方法多样,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。在实际工程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、水文情况、建筑物荷载要求以及工程经济性等因素,综合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,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使用。同时,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工作也至关重要,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和严格的施工管理,有效解决高含水量地基沉降问题。